狂犬病為政府法定人畜共通的重大傳染病,由過濾性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觸性傳染病,會侵害中樞神經系統,一但感染便無藥可治,法規規定,寵物必須接踵狂犬病疫苗。
狂犬病的病徵是行為異常,咽喉部位會逐漸麻痺而使吠叫聲改變,下巴垂、流口水,最後四肢行動失調、麻痺、抽筋而死亡,死亡率極高。
病毒存在於患者的唾液中,可藉由咬傷而傳染,可傳染所有溫血動物,如人、犬、貓、老鼠、狐、狼、獅、虎、蝙蝠...等。
狂犬病毒進入人體內,經末梢神經以向心性的方向達到中樞神經發育增殖而致病,潛伏期長短依被咬傷部位離腦部的距離而定。
狂犬病可分為躁狂型及沉鬱型,通常發生的都是躁狂型,臨床症狀為極度興奮、對聲音敏感、瞳孔放大、亂咬人畜及其他物體。喉頭神經麻痺,吠叫聲怪異、嚥下困難、下顎麻痺而開口、伸舌流延、行動失調、抽筋、後期全身麻痺而死。
台灣在102年發生野生動物鼬獾狂犬病陽性案例,至今疫情仍局限於野生動物,為防止狂犬病病毒跨物種傳染至犬貓進而威脅人類,家庭寵物滿3月大應即注射狂犬病疫苗,以後再每年定期補強注射,才能維護寵物及人類生命安全。
:::
現在位置
首頁
> 便民服務
> 常見問答
狂犬病Rabies
- 市府分類: 衛生醫療
- 最後異動日期: 2024-08-06
- 發布日期: 2009-12-04
- 發布單位: 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
- 點閱次數: 2534